今天是: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农历:甲辰年冬月十九 常熟新市民事务中心欢迎您! 单位地址:常熟市青墩塘路100号
明代诗人沈以潜游常熟,“腾山而建”的常熟城垣使其惊叹不已,于是在《过虞山》一诗中,写下了“十里青山半入城”这不朽名句。诗句形象地概括了常熟城的特色,所以很快地得到了广泛的认同、传播,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。
常熟城的这一特色,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。
据史乘记载:常熟县城旧为海虞城,始建于公元三世纪的西晋太康初,为吴郡北门锁钥。当时城垣相当简陋,且形制狭小。《祥符图经》谓“城周二百四十步,高一丈,厚四尺”。这种情况,延续到南宋建炎年间才得到了改变。朱室南渡以后,因常熟北滨长江,成为江防重镇,为防备金兵南犯,知县李闿之建造了五座城门,这就是东面的行春门,西面的秋报门,南面的承流门,北面的宜化门,东北面的介福门。至此,常熟的城垣才初具规模。
元朝末年,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阶级胆战心惊,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,常熟城垣的规模得到了扩大,共建水陆城门十一座,东南西北四城门,均为水陆两门,另建小西门、小北门、小南门三水门。并拓宽了城基,夯筑了土城墙。但这样做,并没有使元统治阶级避免灭顶之灾。不久,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就据有了吴地。他以常熟为要塞,改土城为砖城,城周九里三十步,高二丈二尺,厚一丈二尺,并增设了小东门。常熟城垣的形制,基本上固定了下来,“腾山常熟城垣始建于此。不过,据《重修常昭合志》考证,此时虽有城在山,但仅为虞山东麓一角入城,旧址大致在辛峰亭之东,言子墓之北,南达石梅,北抵北门。后来,由于长期失修,至明代中叶,城垣颓圮相当严重,加之每逢灾年,饥民相率来城挖砖易食度荒。至嘉靖年间,城垣已基本夷为平地。后在倭寇入侵的情况下,知县王 集议筑城,以资抗倭。筑城之役始于1533年6月,五个月后完工。新城周一千六百六十六丈有余,高二丈四尺,厚八尺,有内外城壕。为凭高扼守,王 大拓城址,腾山的城垣扩展到辛峰亭以西的山岗上,辛峰亭被纳入城垣之中。新城建城门七座:山巅有虞山门,东有宾汤门,西有阜成门,南有翼京门,东南有迎春门,东北有望洋门,西北有镇海门。各门皆建城楼,除虞山门、镇海门外,其余均设水关,形势雄伟,成隆然巨防。人民为之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《海虞文征》锡山王问的《筑城谣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状况:“筑城入荒草,白沙无烟莽浩浩;筑城上高山,崩崖错锷青冥间。我生不辰可奈何?昔日防寇今备倭。冯冯一杵复一杵,丁夫如云汗如雨。星火出门露黑归,野田苗稀黄雀飞。今年县官复征税,城下相逢只垂泪。”可以说,城垣的每块砖中,都凝结着人民的血汗。从此以后,“十星青山半入城”、“十里青山半在城”、“城半在山高”这些佳句,纷纷出现于骚人墨客的诗篇之中,江南名山虞山就更名闻遐迩了。
有清一代,常熟城垣屡有修葺。至清末,城垣形制尚存:周长一千六百六十一丈有奇,高二丈四尺,厚八尺,炮垛五十八个,堞三千八百九十九个,城门七座,并皆有城楼,月城,设内外城门二重。除镇海门、虞山门外,其余各门均有水关沟通内外城壕。外城壕自西门外起流经西市河、东市河、颜港、鸭潭头及菱塘堰,宽约六丈。内城壕自西门水关起流经朱雀桥、九万圩至南门水关;又自大东门水关流经青禾稼桥、肖家廊下至小东门水关,宽约三丈,可通舟楫。民 国期间,城垣损坏相当严重。解放以后,城垣的一些地段已残破不堪,十分危险,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,逐渐拆除,并利用原有的城基修筑了环城公路,以改善交通。但对在山城垣和虞山门则列为名胜古迹予以保护。当时常熟市人民政府曾发布公告指出:“跨山城墙是苏南各处绝无仅有之古迹,对此有保存意义之名胜古迹理应依法加以维护。”以后,跨山城垣及虞山门这两处古迹,一直有效地得到了保护。可在人妖颠倒的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,包括虞山门在内的跨山城垣被拆毁殆尽。历史悠久的声迹,毁于一旦,实在令人痛惜。今天所能看到的,只是一条土岗,人们只能从古人的诗句中,图画上,想见它当时的雄姿。
最近,虞山已被列为国家的森林公园,不少有识之士已提出了重建跨山城垣和虞山门的建议,可以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常熟那“十里青山半入城”的独擅之胜又将重放光彩,给万千中外游客增添登临之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