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话传说
掌故传说综合篇
发布日期:2022-11-30    浏览次数:5499次

政治篇 

     常昭分治
    清初雍正间,在原来的常熟县治内添设昭文县,把同一县城划分为两个县区,以从小东门到水北门的河道为界,河西属常熟,河东属昭文。每逢交界处发生事故,两县县令总是互相推诿,唯恐牵累,但求自己境内平安无事。假使有路毙的人,倒卧在横跨界河的桥面中段,究竟应由哪一县处理,很成问题。据老年的仵作(验尸时的检验员)说,以前曾有这类事情,后经商定,以死者的两足所在地为断,头东脚西归常熟,头西脚东归昭文。这种事本应由两县协商处理,不应推卸责任,只这一点,就可推想当时吏治的腐败了。原来封建统治下的同城分治,无非为增设官吏,好对人民加重削剥,并不是真正为人民多做些事,这是很明显的。

    满清时代的驻军
    满清末期,在绿营(清代兵制,除黄白红蓝八旗兵外,汉军概用绿旗,因称“绿营”)未经改编为新军以前,城防部队由雷松山、易本卿二人统率,直接隶属于福山镇台(长官称镇统,等于师长)。当时军官的装束,头戴顶帽花翎,身穿如意镶边马褂,足登粉底快靴。士兵头缠黑布,身穿大褂,前后护心有大如碗口的“勇”字。遇到上级长官亲来检阅,驻军排队至小东门外教场或城内道门场集合,军官骑马前导,后面紧跟的有掌号三数人,手执尖角大纛旗的士兵一小队,矛子兵一队,藤牌兵一队,洋枪兵一队,依次出发。征场开操时,排列阵势,有“一字长蛇阵”、“二门金锁阵”等名称。手执大纛旗的队伍按照阵势的变化,把纛旗不断挥舞;矛子兵手执红缨蛇矛,吆喝前行;藤牌兵左手执藤牌,右手持阔刀,随在后面;洋枪兵肩负洋枪(前膛枪),一声长号,整队开枪,一次开过,又须重装火药,更换帽子,始可连续使用。这样的形形色色,活象演剧。实际上这些老弱部队中,很多还是吸鸦片的瘾君子,怎能担负保护地方的责任?一年糜费不少饷银,真是一无所用!

    警察局
    1910年(满清宣统二年),开始有警察局的设置,局址在老县场,沿街设岗位,这是最早的公安机关。名为保境安民,实则所在用的警察,都是些地痞流氓,只会敲诈勒索,鱼肉小民,有关地方上的治安问题,是没有人注意的。

    巷门
    旧时街道两端设有木栅,以防盗贼,称做“巷门”。巷门大都是钱铺当铺的所在地,也有是豪门富室所设置的,例如“翁家巷门”、“邵家巷门”,为最著名的两处。他们雇人守护,二鼓即关闭,行人通过时叫唤开门,例须酌给小费。只有达官贵人,虽深夜通行,决无阻碍,守护的启门稍迟,还会遭到斥责。像这一类的设置,名义上为了加强治安,实则只为少数人服务,而使广大群众多一种麻烦,多一重剥削罢了!

    路不拾遗
    旧时城内方塔寺、慧田寺和李王宫三处,各设有青石凿成的荷花一朵,直径约一公尺,下立石柱,高约一点六公尺,这就是俗称“六城门三关”的三关。任何人拾得的路遗物件,都给放在石荷花内,失主只要往三处认领,美其名曰“路不拾遗”。那时候的贪官污吏和地主豪门到处鱼肉人民,比盗贼还凶狠,却偏要粉饰太平,用“路不拾遗”来夸张政清俗美,也是一件极可笑的事!


    香花桥
    清代判处罪犯死刑,或斩首、或站笼、或绞决,都很残酷。当时常熟县的行刑场在寺前街香花桥堍,即今两门大街和寺南街的交接处。(昭文县刑场在老塔场)香花桥有桥无河,适在闹市,街道异常狭窄。行刑后,还要陈尸一日夜,并将首级号令三天,行人都避道而过。桥西有杨茂昌沿皮铺,在桥畔搭棚为作场,行刑前夕,必令拆去,人们一见拆棚,就知道将要杀人。所以从前咒骂人常说:“上香花桥”,意思即是“快要杀头”。
清本宣统年间,常熟知县金某,性情刻薄,大家称他为“金剥皮”。某次处理盗案,同夥六人中有船夫一人。他竟不分首从,也不问情节轻重,一律斩首,即是在香花桥执行的。当绑赴刑场前,船夫极口呼冤说:“我被逼替他们摇船,事后只给我三十文钱,实是冤枉!”金手拍公案,大声喊道:“即使分到一文钱,也要杀头。”可见当时的官吏,残暴成性,视杀人如儿戏,哪里还谈得到量刑的轻重呢。


    醉汉杖毙公堂
    1910年(清宣统三年)六月间,正值酷暑天气,有醉汉李三三,使性殴打了父亲,被父向县署控告忤逆,县官升坐大堂,问他为什么殴打父亲,三三不应,喝打亦不求饶。(传说当堂受刑杖的人必须高声讨饶,不声不响的叫做“打闷板”,对审问的官吏是不利的)。于是县官大怒,叫衙役用藤条抽打,打了很久,三三还是不作一声,当时观看的人,都说他是硬汉,其实他已醉得不省人事,所以不等到官府退堂,这个三三早在堂上毙命了。
做县官的,为了自己的吉利,把不应处死的罪人,当堂杖毙,也可看出他性情的残暴了。

    包漕
    清季征收漕米,弊端百出,一旦中了举人的就可包漕,那是公开的。因为举人是地方上的乡绅,所以除了少数洁身自好者外,大都倚仗声势,包揽亲邻漕粮,被包者折扣缴纳,当然乐意,包漕者尽人私囊,更为值得,当地县官亦不敢认真处理。刚毅(满人,西太后亲信分子)秉政时期,各省清理田赋,常熟曾革去归宗郙的举人头衔,实则归氏年轻历浅,刚中举人,而那些老包漕的人却依然漏网。又每隔几年,遇到帝王大婚万寿,向来有豁免陈赋的条例,包漕者更可大钻空子,既然统在豁免之列,即可不了了之。


    盐公堂
    封建时期的盐商,是商业中最有地位最有势力的人,执掌盐务的官吏,为了便于舞弊,不能不和他们勾结,因此都腰缠累累,“盐南木客”就成为大腹贾的代名词了。常熟盐公堂,设在莲墩浜,当时划作浙盐引地,故称浙盐公堂。发货票上所称的官盐,质极粗劣;比较细白的反而称做私盐,发货票上写为“功盐”,说明是缉获的私盐用来赏功的,上面也盖“官”字印。要是没有盖印的,便有私盐嫌疑,堂中人查得,就可敲诈勒索,所以经管盐公堂的人都很富有。


    封建王朝的礼制与避讳两则

    1.清代末叶,慈掉太后和光绪帝同时病死,我邑人民也跟各地一样,须将帽结改成黑色,百日内不准剃头,理发店只准化客打辫,称为国丧。实则当时的专制统治,已近尾声,而满清王朝还要龊龊于这个小节,真是可笑。
    2.仪凤茶园开设在寺前街中段,历年很久。清末宣统登极,为了避他御名“浦仪”起见,该茶园改名岐风,把“有凤来仪”的原意,改用“凤鸣岐山”的典故,“岐”“仪”声音相近,真是巧妙。到了辛亥光复,清室崩溃,方始恢复旧名,直到现在。



    经济篇

    老店
    吾邑最老的商店为县东街专售铜锡器的刘正大,相传初创还在明代崇祯年间,过去兼营油漆,周神庙铜香炉所镌捐助者的姓名中,他亦在内。其次是儒英坊的周九林刀剪店,创设在清康熙年间。明末清初的商店能开设如此长久,想见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以前,地方上普通商业都是十分稳定的。

    邮局的创始
    满清时代,常熟和外省各县的信递汇兑,全赖城乡各处的信局,都由设在苏州的省局转解。福山本江防重镇,为镇守衙门的所在地,清末已开设邮局,后来城内亦增设,地址在南门大街。它的业务范围以平信和挂号信为限,不通汇兑。所用邮票,印有“大清国邮政”字样,中有圆形蟠龙图案,辛亥后,社会习惯,尚以“龙头”作为邮票的代称。

    电报局的创设
    常熟为滨海要区,1890年(清光绪16年)即通电报。局址初设福山镇,中日战后,始在城区设局,地址在槐柳巷平姓家中,当时系商办性质,故封套上标明“虞电报商局”。报费视路途远近而定,北京每字两角五分,兰州四角,同省每字一角,同府同州每字五分,洋文及密码加倍。

    创设电灯厂遭到反对
    1913年(民国2年)常熟筹建电灯厂,地方士绅联名呈省反对,认为街道架设电线,危险很大。事为电厂发起人所悉,一再疏通解释,同时省方对此亦无切实表示,遂无形搁置。次年秋间,始正式发电。

    自动电话
    城区有自动电话,约在1930年以后。据称当地有此装置的,全国仅广州、上海两地。日寇入侵时,吾邑所装自动电话半毁于火,其余被狄子怡出卖给日寇,自动电话遂告绝迹。


    常熟电气厂的过去和现在
    抗日战争胜利后,从敌伪方面将电厂接收回来,恢复营业。当时币值日降,油价飞涨,倚仗权势不付电费的人亦大见增多,每度电以白米七升计算,折合伪币达一万五六千元,电力不足,光线暗得发红,供电时间自上午五时到晚上十一时,机件不时损坏,经常断电。电厂本身亦日益亏损,几至无法支持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党和政府大力支援下,向苏州电气公司接电,始获重见光明。1956年又经批准与苏州电气公司合并,自此供电量不断增加,电力充足,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。




    第一条马路
    城区第一条马路为南门外的南新街。当时吾邑与邻近各地未通公路,交通只有轮船。南新街开辟后,成为城内直达轮埠的交通要道,旅客往回大感便利。


    旧的南北干道
    城内最先建成的南北干道,从南门城门口起,经南门大街、县南街、道南街、县后街、北市心、西弄、北门大街直达北门城门口.路宽十公尺,用碎石铺砌,于1937年(民国26年)夏初筑成。
当时在县政会议席上,根据士绅提议,作出决定,除豪绅巨室的私人汽车外,其余汽车一律不准通行,以免发生事故。这就大大限制了干道的交通作用。


    锡沪公路通车
    锡沪公路在1935年(民国24年)8月通车。总公司设在上海虬江路,地方人士任职其中者有顾问瞿良士、俞九思,总稽查曹师柳等三数人。成立前,在常熟招股,应者寥寥,总数仅五六千元。通车时南门外高搭彩坊,并办筵席招待各界,所费颇巨。


    米业兴衰
    常熟以产米著称,故米商营业独盛。据调查,在1903年(清光绪29年)间,城内米行有一百零五家之多,集中在南门外东西两市河及南河一带,东北两门为数极少。小庙场有米业公所,米商每晨在彼集会议价。常熟行帮在上海南北市二处米业公会中向起骨干作用,但在1915年后,逐渐被无锡帮所夺,常熟米商在上海成交的寥寥无几。以后,即本地交易范围也日见狭小。1930年后,全城米行仅余数家,不能与三十年前相比了。


    新中国成立前的米价
    新中国成立前米价一日数涨,有钱的囤积居奇,而升斗小民终日劳动,往往不得一饱。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前夕,旧社会的贫富悬殊,最为明显。


    土布
    土布是本县手工业产品之一,普通规格每匹长一丈六尺,阔八寸三分,质坚耐穿;在清代即驰名各地。农村中妇女都以此为常年副业,年产量达一千万匹以上,行销闽、浙、皖、鲁及本省苏北、淮海一带。民初,进口洋布充斥市场,土布销路大受打击。旋有人在城内开设布厂,采用新式布机,同洋布竞争,土布销路更一落千丈。新中国成立后纺织业不断发展,即土布亦较过去精细。如从土洋结合着手,恢复土布大生产,亦殊易易。


    四庭柱一正梁
    清末民初,城内绸布业较大的有庆盛、黄顺泰、童福昌、乾泰恒、永丰五家,号称“四庭柱一正梁”。
绸市业在营业上的对象主要是地主官僚阶级。当时的劳动人民和一般贫苦市民,能谋一饱,已非易事,决无余钱购买绸布衣料,因此,广大工农阶级的购买力在绸布业营业额中所占的百分比,小得可怜!
绸布业有旺季淡季之别,他们的谚语是“金九月,银十月;荒三春,苦七月;三夏不及一寒冬”。


    常熟“昼锦里”
    城内绸布零剪店集中在冲天庙前,很象上海的“昼锦里”,苏州的“汤家巷”。顾客大半是妇女,配色选料,日常纷集,较之其他商肆,尤为热闹。
零剪店主要货品,有绸布、呢绒、皮毛等,不成衣料的零星小幅,每由成衣匠购去;另有各色丝绒线,系从苏杭两处购进;还有精美的绣品如绣枕、绣鞋面
、帐围、床围等,都由各店备料,交家庭妇女加工代绣。
历史最久的零剪店,是创自前清光绪年间的同和祥,其次有安吉祥、天盛祥、正泰祥、一大恒四家。


    私营银钱业
    清同治年初,苏州马某来本县开设义隆南货店,不数年积资甚多,改设钱庄,专营存放汇划兑换等业务,这是城内银钱业的创始。辛亥(1911年)革命后,私营钱在相继停业,所谓大同行中仅存义隆、永益、晋泰三家。1919年(民国8年),周来宾开设福康钱庄,经理为邢詠梅。1920年王士升邀得上海颜料巨商吴、赵二姓投资,创办润康。1922年,由于受了外来银行的影响,地方上创办股份有限公司性质的银行,董事长杨润甫,经理陈良卿。1924年,周树声开设源康钱庄,经理赵少臣。中间福康钱庄停业后,又于1925年恢复。德元经理王云鹤,于1930年前后,又改组为德亨银号。源康停业后,于1927年。又开大成,经理高峻梅,股东均仍旧。1928年新开银行两家:通益银行,董事长汪凤书,经理刘海如;利华银行,经理叶培芝。其后又有大有、振业、农业等银行陆续创设。此外,
所谓小同行则有县西街的协昌(后改组振业银行)和大德,东门的永兴、盈丰、德万、汇裕(后改大生)、亿成等,南门的永源,小东门的润隆等,全城银钱业大小行庄近二十家。1931年后,受国内经济崩溃的影响,倒帐累累,各行在相继停顿。 抗战前夕只有义隆一家。敌伪时期,因币值波动甚巨,经商的大部兼事囤积,为了利用游资,又相继设立银行钱庄。私营银钱业及外来的分支行总数达四十六家。1946年,除执有战前执照的义隆一家外,一律勒令停业。后来那些钱商又搜求以前一鳞半爪的证件(如收据褶子等),四出钻营,终得奉准复业的,连义隆在内共九家,即义隆、永益、晋泰、德余、润隆、亿成、永兴(后因外地有同一牌号的,改体荣兴)、大生(后改称琴丰)等八家饭庄,及大有银行。直至解放大军渡江后、从1949年4月23日起,始一律停止营业,全部结束,不再有这种剥削性质的金融机构存在了。



    挤兑风潮
    反动政府再改换“法币”前,各银行声称所发行德钞票,可以随时兑换银元,这原是一种没有真实保障的骗局。
1933年(民国22年),城内发生挤兑风潮,一时,许多手持钞票的人,涌向中国,交通两银行(行址都再道南街),要求兑现,途为之塞。次日,由苏州轮船装来银元数十箱,因搬运人少,沿着道南街,县南街一路堆置,人们看到银元充足,挤兑风潮无形平息。那些“聪明”而消息灵通的官僚资本家,宁愿牺牲小利,获得大利,人们以血汗换来的金钱,结果还是集中到他们的口袋里去。


    银楼
    旧时城内银楼甚多,装璜富丽,地主资产阶级的妇女常出入其中,选购高贵饰物,虽耗资千余,毫无吝色。
开设最早的为久和银楼,稍后有上海银商在县西街所设的丹凤。又有恒孚银楼,因成色较好,牌价也较高。其余如庆福,陈宝华,范宝泰等,都匠心独运,专门讲究饰物的花式,当时亦颇著名。


    最老的茶馆
    旧时城内外茶馆特多,剥削阶级除烟酒赌博外,以啜茗清淡为比较经济的消遣方式,群居终日,浪费了不少时间。
城内湖园和仪凤为资格最老的两家茶馆。湖园原名一壶春,后改玉壶春,最后改称湖园。仪凤原名壶中天,旋改今名,清末因避宣统御名,曾一度更名为歧凤。

    最老的菜馆
    旧时代里,剥削阶级的挥霍享受,以吃喝一道为最普遍,因此城内菜馆林立,灯红酒绿,常闹到深夜。
最老的菜馆有钱馆和如意馆,杨太和等,后来又有长华,山景园,聚丰园,近芬园,鸿运楼等相继开设。其他规模较小的酒饭馆,多至不可胜数。


    王四酒家与易君左
    王四酒家原是一家乡村酒店,最初设在兴福寺头山门周神墓道之旁,以爊鸡、菠菜、螺蛳等菜肴供应顾客。有自酿桂花白酒,香冽可口,每逢春秋佳节,来此叙饮的,络绎不绝,业务日见发展。《闲话扬州》作者易君左到此游览,大加赞赏,题了一首诗:“江山最爱是才人,心自能空尚有亭。王四酒家风味好,黄鸡白酒嫩菠青。”店主人把这首诗悬挂壁间,从此声名大著,营业蒸蒸日上,遂迁店屋,成为具有规模的酒楼。旧时代经营饮食业,常有赖于文人墨士的题咏传播,否则,虽用广告宣传,收效还是有限的。


    马詠斋
    东乡人马詠梅,家道小康,精于烹调,因嗜吸鸦片,倾尽家产,生活贫困,遂日携竹筐,以所制肉松酱蛋等兜售于市,出入茶楼酒肆,因所煮菜肴色味俱佳,器皿亦清洁,大受顾客欢迎。后遂设摊于寺前街,不久又改为熟食店,又马詠斋为店号。以后并在苏州、上海开设分店。所制酱肉、油鸡、酱蛋,人们都冠以“马”字,称之马肉、马鸡、马蛋。其后仿效开张的虽多,终不及马詠斋著名。


    最早的照相馆
    城内照相馆的开设,以“庐山”为最早,其次为“光霁轩”,都开在书院弄。它们的前门辟在室后,面临石梅场,因旧时每逢春节,石梅场最为热闹,这样开门,正是为了招徕营业。


    北门肥皂
    1920年左右,北门外就有小型的肥皂厂,商标即称“北门肥皂”,质量极好,曾行销各地。后因外埠产品如固本、祥茂等肥皂运来本县大量倾销,北门肥皂终于亏本停业。这也是资本主义大鱼吃小鱼的一个鲜明事例。


    骏云轮爆炸
    在旧社会里,资本家只顾营业上竞争,往往不照规定,不顾一切,甚至把人民生命当作儿戏。如1920年(民国9年)骏云轮的爆炸,就是一个惨痛的事例,那时苏班轮船,本由老公茂和招商局两家垄断,后忽出现一新局面,通过某种关系,取得行驶权,加入竞争。开始营业时,客票不分等级,一律小洋两角,加送毛巾一条。五月中旬某日,招商局的骏云轮,超越规定速率,开足马达,直驶苏州,到莫城塘地区,突然气缸爆裂,爆炸声远达城内,死十余人,伤者无算。惨案发生后,始禁止竞争,然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,已无法弥补了。


    藤轿和爬山虎
    从前用以代步的交通工具,仅有竹制的青布幔轿,遇有婚嫁喜庆租用,改用红幔,抬轿者二人或四人,以乘轿者的身份区分。1933年(民国22年)始改用藤轿,轿身以藤制,取其轻便。1934年(民国23年)锡沪长途汽车通车后,始有人力车和自备包车,藤轿逐渐淘汰。惟游山雇坐的仍有一种“爬山虎”,以藤或竹制,上复布幔遮阳,实即一种较为舒适的山轿。


    好大的顶费
    马詠斋熟食店,驰名远近,于苏沪各地都设分店。寺前街的老店前面,缺地一角,店面狭窄,该店为了扩充门面,商请原主转让。其面积仅足以安一帐柜,原主索价竟达二百担白米之巨。经过祖孙三代几十年的谈判,都未成功。新中国成立后,公私合营高潮时,这一角地始归马詠斋,因得放宽,一改已往得局促。



    600个座位售票16帐
    敌伪统治时期,百业萧条,即社会上一般娱乐场所,亦营业惨淡。某夜,和平街虞山戏院600个座位全部坐满,挂出“客满”牌,戏院老板正为营业大盛而高兴,旋经售票员说明,才知道只售出十六帐票,其余全是看白戏的,还得好好招待。当时在恶势力的压迫下,不论什么行业,都得破产的可能。


    文化技术篇

    清末的留学生
    清末,出国留学的风气渐开。本县知识界受到影响,也纷纷出国。除唐市嵇岑孙(洛如,习经济)和城内仓巷陆宝淦(次兰,习化工)留学美国外,其余以往日本留学者为多,早期有入士官学校习陆军的翁之麟(振伯)兄弟和沈同午(职公)三人,其他习文理法政的为数更多,有殷潜溪、徐念慈、胡君黻、钱汉阳、苏梯云、赵卓斋、殷同甫、蒋韶九、冯一范、朱和钧、蒋丽南、钱一帆、狄巽行等。
科举尾声
    科举制度沿袭了千数百年,明清两代,尤为知识分子进入士大夫阶级的唯一途径。但在清末受了东西洋新潮流的影响,虽忠于西太后的顽固派,亦不得不适应时势,废除科举。当时由官费选派或自费赴国外的留学生为数很多,当局表示重视新学,为毕业回国者举行特种考试,中式的即具备了参与新政的资格,故当时称做洋翰林、洋举人。本县点洋翰林的只有留学美国的嵇岑孙(洛如),中洋举人的较多,如冯国鑫(一范)、狄梁孙(巽行)是法政科举人,朱亮(和钧)是师范科举人等。
特种考试是封建王朝科举制度的最后尾声,此后,翰林、举人的名称也就随之着满清王朝的消灭而消灭。

    劝学所
    清末各县设劝学所,为办理教育行政事务的机构。本县劝学所设在寺前街于公祠,邵伯英(松年)、丁芝孙(祖荫)等先后主其事。按照定制,劝学所直隶于省提学使,提学使行文各所,例用札子(等于令),惟对香邑独异,因邵伯英曾点翰林,官河南学政,不能视为下属,故改用照会(等于公函)。可见当时公文定制,亦因人转移,这便是一个例子。

    图书馆
    常熟图书馆始创于1899年(清光绪25年),就道前街道署废址,兴工建筑(即今县人委办公处)。1937年(民国26年)县政府迁入,图书馆只能迁移,初拟迁在书院弄思文小学旧址,后以逼近市,不甚相宜,始决定迁至石梅山麓。1937年日寇犯境,该处离市较远,所藏图书幸得保全。
最初任图书馆长的为铁琴铜剑楼主人瞿良土(启甲),1921年易张映南(鸿),1923年易宗子戴(舜年),又易王纪玉(兆麟),1927年为陈敬如(文熙)。

    陆山长
    清末,本县游文书院拥有学田甚多,工八股文的都可领卷应课,每月由书院聘请山长(当时的学官)命题阅卷,评定甲乙。取录名次较前的,即以学田收入,酌贴膏火之资,以为奖励。当时任山长的,以陆云生太史为最久。




    早期教育的鳞爪
    戊戌政变后,满清政府为缓和革命空气,推行新政,废止科举,兴办学校,城内男女各校次第设立,略述梗概如下:
   1.第一所男女学校是中西学堂,1899年(清光绪25年)设于塔前旧书院“学爱精庐”原址,毕业后仍留原校深造者称师范生。后改名公立小学东校,后又改为塔前小学。1902年(清光绪28年)就石梅游文书院旧址,设立常昭小学堂,后改名为石梅公立小学,又称公立小学西校,不两年即并入东校。私立学校有设在寺前于公祠内的城西小学,设在石梅的思文小学,设在儒英坊的儒英两等小学,和设在曾园的民立两等小学。
    2.第一所女校是竞化女学,清末设在曾园内,入学者大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女青年,当时风气未开,招生仅二三十人。民国初,迁至石梅游文书院原址,改名为石梅女校(今县师附小)。缪静甫夫妇又在石梅白衣庵附近家祠设立女红学校,这是提倡女子职业教育的一所学校。
    3.第一所女师范是淑琴女子师范。为清末地方人士殷耕石所创办,校址在白粮仓内。
    4.第一所县立师范是县立甲种师范。1923年(民国12年)以前,为培养师资而设立的只有师范讲习所,以后始有县立甲种师范,校址在西门外晒麦场。报慈桥亦有县立师范一所。
    5.男女同学——开始于1928年(民国17年),实行于当时的县立实验小学,校址在塔前。
    6.最初聘用女教师的学校——初办学校时从不聘用女教师,当时淑琴女师的毕业生仍无出路。民初推广国民小学,改聘女教师,淑琴毕业生始受聘执教,最早延聘女校师的是锁澜小学。
    7.入学手续——清末民初,学生入学,例须用红纸填写三代履历,觅人具保,因之劳动人民的子弟,很难获得求学的机会。


    赵半部刀劈万岁牌
    清末,有赵半部者,名普,在体育界颇有声望,勇敢任事,富有革命思想。当他出任南乡辛庄小学校长时,借用庙宇为校舍,殿上供有万岁牌,赵以为这是专制统治的标志,不应使青年学子深印脑际,时欲移置他处,因庙主反对而不果。某日,赵遂以利斧将牌劈碎。当时群众慑于专制淫威,惧受株连,斥赵为革命党徒,缚送县署,幸有开明人士从中调解,始获释放。


    五四运动中的常熟学生
    1919年(民国8年)五月四日,北京学生掀起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爱国运动——五四运动,全国各地,一致响应。时常熟尚无中学。七月中旬,旅外大中学生返里后,积极组织“常熟旅外学生联合会”,参加的有北大、清华、北洋、南洋、圣约翰、圣玛利亚、唐山、苏一师、苏女师、东南、景海等校的学生一百余人。先设筹备处于道前街孙宅,后假县立图书馆举行会员大会,提出了“还我山东”、“废除不平等条约”、“抵制日货”、“惩办卖国贼”等口号。学联成立后,推定负责人,所需经费由参加者自动捐助。当时大家热情洋溢,却遭到了顽固派(包括封建地主、旧官僚、老学究和部分工商界人士)的反对。他们认为青年人以学业为重,不应干预国政;甚至利用当地报刊,大肆攻击,例如《新春秋》上的文字,对学联更多污蔑。但直至秋间各校开学,学生离家赴校,学联活动才告停止。
至1925年(民国14年)五卅惨案发生,本县各校学生激于义愤,为支援上海工人运动,重行组织学联会,会址在寺前街于公祠,首届主席为新县前英文专门学校的温景春。这是五四运动后常熟学生的又一次爱国运动。


    新书报的发行
    1894年(清光绪20年)后,上海出版新书或翻印旧书,均改用石印,当时称为洋版书。本县最先发行者,有“天禄阁”,在卷荐弄(今中巷东段)口。但所售书籍,仅供科举士子之用。后《时务报》出版,亦归该店发行,始有实用图书。继 “天禄阁”的有“学福堂”、“醉经阁”、“孚记书庄” 、 “振华公司”等,不过科学书籍,供应仍属少数。


    新闻报纸的发行
    本县初无当地报刊,嗣后上海等地外埠报纸推销日广,始设分馆或派报所。最初推销上海报纸、便利订户的,有许润生(住学前陈天顺丝线店内),继之者有孔筱国(住南门大街),都是宁波人。所推销的以《申报》为主,每月制钱四百文,在出版两天后送到。以后火车轮船畅通,第二天即可到达。1925年汽车通行后,才能看到当天的报纸。


    虞社
    辛亥革命后,社会人士中专事研究旧诗文的有常熟的虞社和常州的苔芩社,称江南二大诗社。苔芩社号称有五百罗汉,而虞社社员多至八百余人,即日本和住居在台湾的人也通信加入。它的宗旨,与清末鼓吹革命的南社绝不相同,只谈风月,很少政治气氛。





    名胜古迹篇

    琴川七弦
    横贯县城的琴川有小溪七,名七弦,发源于石梅涧南的焦尾溪,分流转入运河,状似古琴,遂以命名。
近代通行的说法,一弦在学宫后兴贤桥北,二弦在草圣祠后东太平巷南,三弦在县东街南金童子巷北,四弦在言子宅后,坊桥北章家角南。五弦在白粮仓前灵公殿后,六弦在白粮仓后,七弦在孝义桥



版权所有:常熟市外来人员服务和管理办公室(常熟市新市民事务中心) 苏ICP备14010987号-1 技术支持:云标科技

建议使用IE6.0以上(不包括6.0)版本浏览器

苏公网安备 3205810200121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