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农历:乙巳年七月十四 常熟新市民事务中心欢迎您! 单位地址:常熟市青墩塘路100号
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,是连接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。为弘扬地方文化,传承方言魅力,增强辖区儿童的文化认同感,近日,莫城分中心联合青莲村开展了“千年文脉 ‘虞’见书香”常熟历史文化讲读活动。新市民子女与本地儿童齐聚一堂,在乡音的浸润中,溯源常熟人文历史。
文化领航,解码千年虞城
本次活动特邀经验丰富的文化引路人——邓根芹教授担任“方言领航员”。邓老师凭借深厚的学养,引导孩子们畅游常熟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长河。从泰伯仲雍为代表的让爱文化,到以言子为代表的游学文化,再到以瞿氏铁琴铜剑楼为代表的藏书文化,孩子们认真感受常熟这座传统文化宝库的无尽魅力。不仅如此,孩子们还认识了常熟“高乡”“低乡”的地理区别,感受到白茆山歌等非遗艺术的独特韵律,理解一方水土如何滋养一方文化。
方言密码,解锁趣味乡音
方言课堂不仅有知识的传递,更有乡音的体验。邓老师以常熟方言为引,揭示古老汉字的奥秘,孩子们惊叹于语言演变的奇妙。“不倒翁的发明者是谁?”“阳春面名字有何讲究?”“老常熟人‘上学堂’必备何物?”,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稚嫩的乡音应答,现场洋溢着破解“方言密码”的兴奋与欢笑。
墨香传情,活字印童心
活动在木活字印刷非遗体验中推向高潮。孩子们亲手排版、上墨、覆纸、按压,将《春晓》、《江雪》、《登鹳雀楼》等经典诗句印刷在宣纸上。墨香伴着古老的智慧,深深印刻在孩子们的心田。邓老师倾情推荐了常熟本土作家钱敏丹的自传体小说《活着的100个理由》,启发孩子们在方言与文化的滋养中,感知生活的温度与力量。
琴川流水潺潺,恰似文脉绵延不绝;虞山书香袅袅,滋养着城市的精神品格。这场穿越时空的“虞”见,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汲取,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。它让我们深信,在这片被书香浸润的土地上,过去与未来完成了一次深情的对话,常熟的故事,必将被一代又一代人深情传诵。